首页 -> 健三角 -> 医改

中国医改,旁观者清?

2015/10/07
850  |  0

旁观者清?浅议中国医疗服务产业之走向

(此文以前在微道具上发过,重发一次存档)

过去的十年,中国医改进展迅猛,城市居民医保和农村新农合初具规模,覆盖了全国人口。私营医院从无到有,目前已逾万家。医生集团也不再是纸上谈兵。今后十年中国医改将走向何处,官员,学者,业内人士和一般民众,各有各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我提出个人的几点浅见:

1)大幅度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产业资金投入。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根据现有的资料,目前中国医疗卫生服务支出仅占GDP的5%左右。而在美国,为17.7%,加拿大:11.2%,德国:11.3%,英国:9.4%,日本:9.6%。由此可见,不管是采用哪种现存的主要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中国政府和民间都应该大幅度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产业的支出。如果以中国2013年GDP57兆亿人民币计算,把医疗卫生服务产业支出从5%提高到8%,就意味着每一年至少一点七兆亿人民币(人均一千三百元)的额外资金将进入医疗服务领域,这将极大的改善国内现在医疗卫生资源匮乏的窘状。

2)回归以全体民众为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理念。现代医德的宗旨是尽一切所能,最大程度地为全体人民的健康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或某阶层的人服务。当前社会的很多热点都放在新技术和新设备上,这种过分追求“高精尖难”的服务模式,以及过度强调医务人员的科研水平(学术职称),加上社会各阶层对一些名医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超常奖励,严重误导了广大从业人员,造成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分配的极大不公平。在我看来,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产业的弱点不在于硬件,也不在于没有足够的世界一流医学科学家,而在于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在中国目前医务人员教育程度和行医环境千差万别的情形下,由政府和专业协会下大功夫,去推动临床通路,推动循证医学,是花费小,收效大,受益广的最佳方案。

3)明确医疗卫生服务产业三大关键支柱的功能和相关性。中国国情不同,政府在各个产业都起到了主动作用,这是一个毋庸争辩的现实。但是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医生,医院和医疗保险无论在何种体制下,都是医疗卫生服务产业的三大关键支柱。这三大支柱既互相支持,又互相制约;在平衡中共存,在平衡中发展,缺一不可。长期以来,这三大支柱在中国却是严重失衡-医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医生受雇于医院,变成医院的附属。而一家独大,缺乏市场机制和竞争的国营医保也难以起到其应该起到的金融杠杆,服务导向和调节作用。要恢复或建立一个健康的平衡关系,首先要放开市场,全方位引进和推行商业医保,给民众更多的选择,也激励公营和私营医保之间的良性竞争;其次,医院要集中在住院病人的服务上,将其他部分,如药房,化验室,放射影像诊疗,甚至透析,化疗理疗,门诊手术等全面或大部分从医院分离,走向市场化,走向集团化,方便病人也降低成本。最后,医生要独立。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中国需要大量的,独立的,以合伙人为基础的医生集团。

4)建立长期稳定,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大量其他国家的实践证明,采用全科医生(PrimaryCare)制度,让全科医生全面了解掌控病人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昂贵的,过度的专科医生的使用率,减少重复医疗,分割式医疗,提高了医疗质量,而且这种相对固定的,长期的医患关系,增进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从而改善目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

5)医学院教育和住院医训练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在美国,只有最优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才有机会进入医学院。而遍布全美的一百多家医学院,在招生规模,教学内容上都遵循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这里那些申请医学院学生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录取你的医学院就是最好的医学院”。这句话的一个含义是指进入医学院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第二个含义就是说这些医学院在教学质量上并没有大的差别,他们的毕业生都会成为同样优秀的医生。美国的住院医训练也是全国统一的标准,严谨而漫长。而中国的医学院校有三年制的大专班,四年,五年制的本科班,七年硕士班,还有八年的博士班,毕业生水平参次不齐,统统都被称为“医生”,住院医训练更是五花八门。因此今后十年,中国政府和医师协会必须要痛下决心,整顿和规范医学院校教育。在让医学院教育和住院医训练标准化的同时,建立“医生助理”体系,以缓解正规医生不足的挑战。

中国医改,任重道远。今后十年是关键期。

(0)

上一篇:北京医院协会

下一篇:医疗服务三要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captcha
0人参与 | 0条评论
按Ctrl+Enter 可以发送

最新评论
请稍后...

扫一扫

医桥健道©2024 www.yiqiaojiandao.com 鲁ICP备15039668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