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和朋友相见聊天,就常听到这样的话:“如果你当年不....”。 我常常是回以微笑,把话题引开。
纵观历史,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确实会让人时常慨叹”如果”。
战国末期,“如果“被扣押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没有认识濮阳大商人吕不韦, 或者即使认识,但“如果“ 有远大政治抱负的吕不韦没有觉得异人 “奇货可居”, 那么就不会有异人能够活着回到秦国,并即位秦王 (庄襄王)。 庄襄王三年驾崩,才使得嬴政(秦始皇)十三岁接班,后来一统天下,自此开始了中国几千年的“中央集权”体系。
文革期间,“如果“邓小平先生也如刘少奇那样早逝于忧患病苦之中,或者“如果”1976年没有那场“刀光血影的政治搏斗”,从而使得邓小平能够复出掌舵, 那么也就不会有今天国富民兴的中国。
再“如果”我当年没出国,或者出国后又早早回归,那么就不会有此刻稍显悠闲的我坐在这里寻思“如果”。
“如果”像鸦片,往往是不满现状,意志脆弱者的好朋友。 有“如果”相伴,顿觉心神清朗,耳目怡然。 于是,“如果”之上,高谈阔论,麻醉自己,躲避现实,不思进取。
“如果“又好比是海市蜃楼。咋看之下,美哉壮哉,然诚如苏轼 “登州海市”所言: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山出沒空明中,荡摇浮世界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 敢以耳目烦神功。” 就是说再令人陶醉的“如果”,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人之一生, 有苦有乐,有得有失;有今天的认真生活和明天的美好向往,却偏偏没有可以让昨天重来的”如果”。 纵使脑子里的记忆有时难免把我们拽回从前,但每个活在当下的人,最重要的是充实地过好每一天,何必去迷幻那如烟飘渺的,抓不住,用不上的“如果”?
“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这是一个真理。 让我们一起远离“如果”。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