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康桥 -> 健康

生活模式是治愈慢病最根本的手段 - 个体化管理是精髓

2016/12/04
1334  |  0

此文是世界青年营养会根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营养中心主任,里根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李兆萍教授在九月二十七日营养大讲堂的演讲以问答形式整理而成。

mmexport1476257186958

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是怎样的?

现在基于基因的精准医疗非常热门,但是个性化的营养中,基因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换句话来说,个性化营养超越了基因的范畴。由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体、精神、生活结构,所以个性化营养是因人因时因病而制定的计划。举两个例子。我们营养中心之前有一个肥胖病人,但是让人惊讶的是,她吃素食已经二十几年了。通常情况下,见到肥胖病人我们都会建议他们提高植物性食品的摄入,但是这一点在这里并不适用。我们发现,导致她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摄入了太多的碳水化合物,所以要从这里入手。另一个病人,是一位卡车司机。他也有肥胖的问题,但是由于他工作的关系,我们如果让他餐餐吃水果蔬菜,或者自己做饭,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根据他的生活习惯工作计划提出的方案,比如每天早上在汽车旅馆要吃两只煮鸡蛋,中午在高速公路上休息站经停的时候要选择一些脂肪含量不太高的食物,比如用烤鸡胸肉代替炸鸡。晚上有时候吃不上饭,可以随身带一些我们教他制作的代餐。所以,个性化营养不仅要考虑营养问题本身,更要考虑这个方案是否在这个个体身上可行,是否充分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美国人体体重指数(BMI)的标准对于中国人适用吗?

肥胖的定义是过多的脂肪,而不是过多的体重。  临床上用BMI作为衡量脂肪的指标是因为对多数人来说它和体脂正相关。 美国在制定BMI指导标准的时候,是基于慢性病预防的指导的。举个例子,美国人群中BMI大于25的时候,二型糖尿病发病率才明显上升。但是在中国人群中,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的BMI却低于25。另外,在我们临床研究中发现,亚洲女性中体重和体脂比例并没有明显关系。举个例子,一位亚洲女性如果有85斤体重,却有可能有高达35%的脂肪;她看上去并不胖,像芭比娃娃一样,却是肌肉缺乏性肥胖。显然,用美国的BMI建议对中国人的健康指导意义更加有限。而对我们身体健康更有指导意义的,是身体组成的比例。我们想要更高的瘦体重,而不是过多的脂肪比例。

中国人应该喝奶吗?不喝奶是否会导致钙缺乏?

乳制品在美国膳食导引中出现是因为它富含钙质和优质的蛋白质。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忽略牛奶的热量也并不低, 即使脱脂牛奶中也含有相当量的糖。每天盲目喝奶并不见得是好事。如果不喝奶的话,倒不见得一定会缺钙或会骨质疏松。关于骨骼健康这块,除了充分的钙,还要考虑维生素D和运动的作用。我们如果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虽然钙的利用度会稍低一点,但缺钙的可能性并不会很大。比如一杯西兰花所含的钙质和一杯牛奶相差并不大。我们的骨密度和肌肉强度成正比,所以经常锻炼身体对于骨骼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对于中老年人,我们的运动建议是先进行有氧运动活动开身体,再做一点阻抗性运动锻炼肌肉强度,再做一些舒缓的有氧运动收尾。

人体肥胖有一定规律吗?

人的体重上限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了我们身体储存脂肪的能力。我们人体各个部位都是一个脂库。当下肢脂库快满了,多余的脂肪就会偏向于腹部,然后才是肝脏,再是胰腺、骨骼肌,最后到心脑。身体中消耗不了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如果这些脂肪到了它不该到的地方,比如下肢和皮下以外的内脏器官、冠状动脉,就会引起慢病。我们在看待脂肪的时候,不止应该看它的百分比,而更要看它的分布。

现在肠道菌群很热门, 可以分享一些您的想法吗?

微生物在我们生命一开始就和我们共生。我们每个人身体中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菌群,和我们母亲怀孕期间的生活习惯、我们出生的方式、以及从小到大的膳食摄入等都息息相关。在实验室中,我们发现只要添加一种物质在膳食当中,就可以观测到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引起的肠道黏膜中2000以上的基因发生改变。当然目前我们对这方面的了解还非常有限。菌群是动态的,我们还不可能以测定菌群来准确地知道身体的功能状况; 但是我们知道,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个流行病统计研究显示,食品中添加的合成乳化剂,虽然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却可以促进代谢综合征的发生;这很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另外,科学家们发现,胖的人和瘦的人体内的肠道菌群会有明显的差异。在小鼠实验中,如果把胖老鼠的肠道菌群植入到瘦老鼠体内,那么瘦的老鼠也会开始发胖。所以,在我们计划自己的膳食的时候,不只是喂饱自己,还要照顾到我们体内的这些老朋友们,它们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的肠道菌群是我们健康的种子,而我们的饮食则是决定了它们是否健康的土壤。

理解生活模式是慢病治疗的手段

治疗慢病的药物只是控制症状,而真正要逆转,治愈慢病只能从生活模式入手。我想先举一个最新的研究作为背景。今年三月发表在Diabetes Care 上的一篇文章展示了一个实验:在二型糖尿病人群中停用了控制血糖的药物,通过八周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善,六个月以后 接近一半的人血糖仍然在维持在正常范围。另一方面,如果一些人每天久坐不运动、习惯半夜进食,缺乏睡眠,没有生活规律,即使是健康的食物对他们来说也没法给他们带来健康。关于体重管理,只是强调运动是不够的。如果一些肥胖者在运动同时不控制好饮食,经常是适得其反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健身房跑步一个小时,消耗了几百卡路里,但这时候你觉得自己今天运动了,就喝饮料,多吃了一点,那么你消耗掉的那些一下子又回到了你的体内。所以为了健康,运动和饮食两方面缺一不可。

我们对于慢病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控制、逆转、治愈

(首发:医桥健道。 邓乔健)
(14)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captcha
0人参与 | 0条评论
按Ctrl+Enter 可以发送

最新评论
请稍后...

扫一扫

医桥健道©2024 www.yiqiaojiandao.com 鲁ICP备15039668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