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个山海城市。 海是青岛这片海,山是崂山那座山!
周四早晨,阔别36年后,我在好朋友陪同下再来崂山。 鬓已衰,腿尚健。 海依旧,山依旧,心依旧。
从五四广场海边出发,驱车一小时左右,即到崂山公园入口,再沿盘山路到达半山腰。 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导游大姐迎接我们下车,开始了崂山寻真问道之旅。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最高峰海拔1132.7米, 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李白有诗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导游大姐上来就如此介绍崂山。 我不忍说穿大姐这无意或有意的错误。 虽然这两句话和李白名句如“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等如出一辙,但他们并非出自李大诗人之口。 李白倒是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说过“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李白诗里的“劳山”,就是崂山。
“劳山”最早出自《诗经》“山川悠远,维其劳矣”。 崂山也被称为“牢山”。 “牢山”源于古代人认为此山坚如磐石,驱之不动,为牢固之山。 元代道教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到崂山后,见崂山背负平川,面对大海,形同巨鳌雄踞于东海万里碧波之上,也作诗:“陕西名山华岳稀,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 “鳌山”由此得名。 历史上崂山还被称为“不其山”,“劳盛山”等等。
“崂山” 最早见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明末黄宗昌修《崂山志》后,“崂山”一名逐渐被广泛采用。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上巨石林立,苍松翠竹, 水流潺潺。
作为道教名山。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有方士、巫师在崂山餐霞修炼。 王重阳所创全真派的入统,开创了崂山道教全新的局面。至明代达到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繁荣,使崂山成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第一为京都白云观)。
度娘说崂山山区内尚存道观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通真宫、华楼宫、蔚竹庵、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百福庵、大崂观和太和观等。我们此行,主要看了太清宫和老子巨幅塑像。
太清宫,位于崂山东南端,前临大海,后倚七峰,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有2150多年,规模宏大,是崂山世事沧桑的见证者。明扶教真人耿义兰有诗曰:“崂山最古太清宫,神功造化自天成”
太清宫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确定了“四至”:东至张仙塔,西至八水河,南至大海,北至分水河。1622年则奠定了三官、三清、三皇各殿为三院的格局。 三院都有围墙,各立山门,并有便门相通。 1989年,又对三清殿等进行了修缮,重塑神像尊。
三官殿为太清宫前身,由西汉张廉夫初创。 三官是天官、地官、水官,来自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
三清殿供奉道家最高神——三清尊神。 这三清尊神,一般是指老子,如来和孔子,但导游大姐反复强调老子一气化三清, 三清尊神同为一人,分别是青,壮,老年的老子。
三皇殿始创于唐末,三皇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伏羲、神农和黄帝
太清宫里名贵树种数不胜数,不乏千年古树。 院子里有两棵树龄1100多年的银杏树,导游大姐说是赵匡胤亲植,旁边石碑上说是宋初华盖真人刘若拙手植。 遗憾的是,那时即使贵为天子,植树也没有随行摄影师,如今是无图无真相,空由后人费思量。
2016年在太清宫后面的老君峰,建成了全国最大露天老子像。 老子像根据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老子形貌所造,净高36米,底座28米。 群山怀抱,老子左手食指指天,右手指地,意为“开天辟地,唯道独尊”。 老子塑像与道教传统、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成为崂山全新的标志景观。
老子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还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 存世有《道德经》。
《史记卷六十三·老庄申韩列传》内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河南鹿邑东)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 或曰:“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意思是,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容貌极似老年人,所以被称为老子。
老子塑像基座四壁上,刻有当代书法家,来自老子故里的张心启抄录的《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81章 。 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在5100到5500字之间。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阐明:“道,可道,非常道”。 这是老子对于“道”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 即人伦、常理之道。 ”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道”,由道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何为道,何为佛? 书上说:道家讲究无为,佛教讲究空幻。道长生,佛轮回。 导游大姐的解释通俗易懂, “道教修的是今生今世,佛教求的是来生来世”。
参拜完毕,我们到了导游大姐的家庭饭馆。 在海边的露天桌椅上,惬意地喝着崂山啤酒,享受着新出锅的海蛤喇,海蛎子,黄花鱼和盐花生,烤肉串。 不知是无法抵御同行好友的儒雅气度,还是随风飘散的海鲜美味,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小女子笑盈盈飘然而至,坐在多余的椅子上,乐乐呵呵地和我们聊天,喝酒,合影。 临走还带走一个我吃空的彩斑海螺。
难道,在充满了文化与诗意气息的崂山清修之地,她和我们一样,已经体会到了“道法自然”和“与世无争”的生活真谛?
有了青岛这片海,有了崂山那座山,青岛山海之城,我会还来,再来!
扫一扫